近日,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款名为“婴儿高跟鞋”的商品,其外形类似“三寸金莲”,引发网友广泛批评。对此,一些商家客服表示,这种鞋子并非真正用于穿着,而是作为装饰品使用。
除了婴儿高跟鞋,近年来幼儿审美成人化的话题也引起了社会关注。此前的“奶辣风”穿搭也曾引起热议。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副教授徐云认为,将家长的想法强加于儿童,不利于其价值观的发展和判断,甚至可能造成人格扭曲。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对幼童进行成人化穿搭或“擦边”营销,可能对儿童利益构成多重侵害。
在网友晒出的商品截图中,可以看到小小的鞋底后跟部位有明显的鞋跟,另一页面上则展示了宝宝小脚穿高跟鞋的照片。尽管如此,许多网友并不认可这种产品,质疑其审美畸形。有人表示:“虽然只是摆拍用的,但还是让我感到不适。”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只是娱乐用途,用于拍照或满足家长的打扮欲。
记者搜索发现,多个电商平台均有售卖此类“婴儿高跟鞋”。一家电商平台上,该鞋被描述为“宝宝袜,婴儿软高跟鞋,婴儿摆拍”,价格23.9元,款式多样,适用于0到6个月大的婴儿。另一家店铺客服表示,这并不是真正的鞋子,而是用于妆饰的,主要材质为棉布。
不仅仅是鞋类,近年来幼儿审美成人化的现象频现。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博士黄梓航认为,这类产品的出现与消费主义有关,部分家长追求独特的需求也推动了这些商品的销售。他建议,在育儿过程中应更加“有意识”,多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儿童的成长需求。
四川省反家暴知识普及基地研究员、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律师贺海燕指出,从法律角度看,对幼童进行成人化穿搭或“擦边”营销可能对儿童利益构成多重侵害。商家以“软底”“摆拍道具”为名规避安全标准,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某些商家以“公主风”“性感风”为卖点,可能诱发社会对儿童的非正常关注,甚至助长灰色产业链,涉嫌侵害儿童的安全权和发展权。
贺海燕建议,可以通过法律强制、行业自律、技术监管和公众监督的综合治理,遏制儿童成人化趋势,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例如,制定专门标准,禁止在婴幼儿用品中使用成人性感元素;推动电商平台签署《儿童友好型商业公约》,建立成人化商品“灰名单”预警机制。此外,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应对“儿童穿搭”类内容实施分级管理,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标记成人化元素,自动限制未成年人账号浏览,并开通“一键举报”通道,对违规账号采取措施。学校也可开设“健康审美”家长课堂,提升监护人的辨别能力。
美媒:每架F-35战机需要50磅钐,中国对这种稀土的控制暴露美国军事供应链漏洞 稀土依赖成隐患
美媒,每架F-35战机需要50磅钐,中国对这种稀土的控制暴露美国军事供应链漏洞
网友表示:“给我一个不买16的理由”?时隔三年,平价iPhone终于迎来更新。原本被频繁爆料的iPhone SE4最终以iPhone 16系列的新成员——iPhone 16e的身份亮相
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 医务人员涉嫌合谋转移婴儿
3月10日,民间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称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存在医务人员涉嫌合谋转移他人婴儿、伪造病例并成功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情况。次日,上官正义前往该医院了解情况,院方表示当地卫健和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一觉醒来肚皮掉了?当心这些取暖神器变凶器
最近气温骤降不少人用上各种“取暖神器”暖宝宝、热敷包、暖水袋等但千万注意!被窝里发热的TA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凶器”近日江苏盐城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醒来时感觉很烫把暖宝宝揭